弗朗索瓦(Philippe Marlaud 饰)深深爱着名为安娜(玛丽·瑞莱 Marie Rivière 饰)的女子,然而,由于工作的缘故,两人几乎无法见面。一次偶然中,弗朗索瓦看到安娜和她的前男友克里斯汀(马修·加里瑞 Mathieu Carrière 饰)在一起,之后,他又发现克里斯汀和另一名陌生女子有所来往。于是,弗朗索瓦起了跟踪克里斯汀的念头。 在跟踪的途中,弗朗索瓦结识了名为露西(Anne-Laure Meury 饰)的女子,在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露西对于弗朗索瓦的行为表示了理解,同时加入了他的跟踪队伍中。终于,弗朗索瓦从安娜的口中得知了陌生女子的真实身份,她和克里斯汀是兄妹。同时,露西亦投向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
挪威表现艺术家莫滕·特拉维克(Morten Traavik)首次执导长片,耗时一年制作完成的纪录片《光复日》(Liberation Day),记录了莱巴赫(Laibach)这个自称最被误解的乐团,来到自称最被误解的政权,作最不可思议的文化交流。 朝鲜政府为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2015年光复日庆祝活动中,破天荒邀请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工业音乐组合“莱巴赫”(Laibach)作客首都平壤进行演出,这支创造历史的、获准在朝鲜演出的前南斯拉夫工业摇滚大团,除了表演本团经典曲目外,还翻唱了披头士的歌曲、电影《真善美》的主题曲,行事风格向来叛逆并带有独特诙谐、挖苦况味的莱巴赫还特地入乡随俗,穿上朝鲜民族服饰,与朝鲜钢琴家共同演绎了《阿里郎》,整场演出就在一种奇特、荒谬、高反差文化冲击的微妙气氛下进行,片中处处皆有拍案叫绝的惊喜,同时也揭开了朝鲜罕为人知的.
年迈的摇滚明星约翰·奥尔曼(小哈里·康尼克 饰)的专辑销量不佳,热门歌曲人气也逐渐下降。于是他决定暂停事业,重拾活力,并搬到了地中海田园诗般的塞浦路斯岛上一座孤立在悬崖边的房屋中。然而,他追求低调生活的愿望却被频繁的访客打乱。后来,当一段旧情重新燃起时,他又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意外。
强强对话,以“嘴”服人!谈判专家卓文伟(刘青云 饰)意外成为一桩命案的头号嫌犯,被逼无奈下他占领警署挟持警察作人质,并指定前谈判专家谢家俊(吴镇宇 饰)与自己对话。擅长攻心的谢家俊与技巧高超的卓文伟反复拉锯,唇枪舌战间,两人的立场与心态逐渐发生改变…… 本片改编自美国电影《王牌对王牌》。
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不久之后的意大利,凯伦(海伦·米伦 Helen Mirren 饰)曾经是风靡一时的女明星,在嫁给了名为汤姆(布莱恩·丹内利 Brian Dennehy 饰)的富豪之后逐渐淡出影坛。某日,两人正在前往欧洲度假的旅途之中,汤姆意外的去世了,就这样凯伦继承了他留下的巨额遗产,成为了一个富有的寡妇。 丈夫死后,留给凯伦的只有无尽的悲伤和寂寞,她急迫的需要一些人来填补她内心里的空虚。皮条客给凯伦介绍了一些年轻的男子,让他们来陪伴凯伦度过漫漫长夜,然而凯伦明白这些男子虽然嘴里甜言蜜语,但心里想着的只有她的钱。直到有一天,凯伦遇见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男孩。
许鞍华导演大学念文学时主修诗歌,感其解忧纾困,于是便一偿多年心愿,好好拍下香港的诗文风景。 电影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记录许鞍华导演亲自拜访多位香港诗人好友,如淮远、饮江、邓阿蓝、马若等会友论诗;并借用资料影像及照片,追怀已然离逝的西西和也斯。而整部电影的重点就落在第二部分已移居深圳,性格自由率性的诗人黄灿然及第三部分在台湾忙于讲学兼顾家庭,积极入世的诗人廖伟棠。香港诗或香港诗人宛如边缘的小草,在生活压迫挣扎的同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和许多那个年纪的少女一样,丽莎(冈元夕纪子 饰)对美国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憧憬,为了筹得前往美国的旅费,她甚至不惜徘徊在涩谷的街头,出卖自己年轻而又富有活力的身体。漂亮又可爱的丽莎很快就攒够了钱,没想到,就在临行的前一天,一次抢劫令她失去了她的全部积蓄,美国梦也随之破灭。 一位名叫乐谷(佐藤康惠 饰)的女孩目睹了抢劫的经过,丽莎不幸的遭遇让她深受感动,她决定要以一己之力帮助这个可怜的女孩,在乐谷的带领下,丽莎结识了干练的纯子(佐藤仁美 饰),为了筹钱,三个女孩可谓是奇招尽出,而她们不知道的是,真正的麻烦和危险正在慢慢逼近。
影片讲述了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边境的一对恋人的故事。薇薇安·勒·库迪是一位非常独立的女性,她与丹麦移民霍尔格·奥尔森展开了一段恋情。在旧金山遇到奥尔森后,她同意和他一起前往他位于内华达州埃尔克弗拉茨附近的家,并在那里开始了共同生活。内战爆发后,奥尔森决定为联邦军队而战,两人遂分离。这使得薇薇安不得不独自生活,面对腐败市长鲁道夫·席勒和他不择手段的商业伙伴、强大的牧场主阿尔弗雷德·杰弗里斯控制。而且,阿尔弗雷德儿子韦斯顿性格暴躁、不守规矩,他对薇薇穷追不舍,而薇薇安则坚决抵制他的不轨追求。战争结束后,奥尔森归来,他和薇薇安必须面对并接受彼此已经变成的样子。
简·坎皮恩生于新西兰,却是在澳洲电影电视广播学院念电影,1982至1984这段期间,她所拍的四部短片就已展现出惊人的透视观点与影像张力,包括刻画青少女纯真梦想的【披头狂少女】、性别剥削的心理剧点影《性骚扰》、实验性强烈的《私语時刻》、以及在戛纳获得最佳短片金棕榈奖的《橘皮内战》。从这些作品,我们不仅看到澳洲短片传统的优异,更看到一颗敏感的电影心灵如何萌芽。